了解金属所
当前栏目:庆祝建国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回到首页
巨大的变化,难忘的回忆——纪念建国六十周年
2009-09-27  |          【 】 【打印】 【关闭

(一等奖作品)

  我出生在山东农村。新中国成立我六岁,正好是记事的年龄。六十年来我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史,在亲身的感受和成长中,目睹了国家的巨大变化。 

  解放前,我们那里很少有人读完小学。我是幸运的,刚建国我就上了小学,读完小学考上中学时,成为当时村里第一个中学生。我们家里并不富裕,但靠国家的助学金,我读完中学又上了大学,成为当时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尽管赶上文化大革命,但我还是在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后,成为首批也是我们村有史以来第一个研究生。这成为我个人也是我们村的荣耀。我当然知道是新中国给了我成长的机遇和条件。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正赶上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我又成为国家首批派往国外的访问学者。当时,我的工资只有56元钱,养活两个孩子,精打细算,买个挂钟还需积累几个月的剩余工资,根本无力购买出国的服装,是国家给我们每人发700元制装费,从头到脚武装起来,并每月给我们400美元生活费到了国外。一到美国,第一次见到资本主义的美国,第一个印象就是我国与美国在技术、产品和人民生活(特别是住房)上的巨大差距。当时在国内粮、油、蛋及棉布都还凭票供应,处于生活用品紧张的短缺经济时代,我出国前全家刚移居沈阳,三代人共住8平方米;第一个想法就是什么时候我国人民能在主要生活用品上赶上他们?幻想着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家家有电话、冰箱、电视、洗衣机,什么时候家里也能有汽车?第一个问题就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为什么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这么大的差距?当然答案也逐渐明确,那就是封建主义的根基、帝国主义的侵略、长期的内战加动乱以及对经济建设的忽视。 

  在两年多的留美学习中,我有强烈的愿望就是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肩负历史使命,投身于伟大的民族复兴,尽快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但是,我也深深感到复兴大业的难度:十亿多人口的大国,百废待兴,从工业基础到农业体制,直到人的素质都有待发展、进步,需要时间。 

  然而使我没有想到的是,改革开放仅仅30年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的变化,令世人瞠目结舌。以我和我们家为例,这30年我个人的工资从几十元增加到几千元,增加了100多倍,退休后的工资也有几千元;家庭住房面积,现也增加十倍以上;家用电器样样有,比我在美国见到还多、还全。当年我省吃俭用从美国带回来的冰箱、电视、洗衣机,或由于容积太小,或由于视屏太小,或自动化不够,十年前已经淘汰。不用说,电话、手机,现在家里就是买汽车也不觉得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单从吃、穿、用方面比较,我们已经与资本主义美国没有多大差别。 

  这些年,整个国家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且不说城市建设,拆迁改造,多少城市高搂林立,多少熟悉的街道难以辨认,就连山东老家农村的变化,也使我找不到原来的住处。高速公路、地铁的发展好像雨后春笋,不知什么时候就又冒出来一条;高架桥,跨河、跨湖、跨海大桥不断涌现;工业方面,钢铁、煤炭、水泥、建筑材料的产量几年前已经世界第一;农业方面,粮食、蔬菜、生猪等农产品的总量没有哪个国家可比;许多消费商品,过去因少愁供应,而今因多愁销路;过去一穷二白,今天资本主义的美国向我国借钱。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这些旧社会最薄弱领域现已有长足进步,有些项目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不但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也有了自己的卫星和载人飞船;教育普及率和大学生的数量不知翻了多少倍;卫生条件和人均寿命都有大幅度提高;体育从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旧中国,现已成为体育大国。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 

  六十年来,从小家到大家,从城市到农村,从边疆到内地,到处可见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六十年在人类历史上或许也只是短暂的一刻,我亲眼看到的或许只是一点点,一滴滴,一个侧面或一个局部,但它足够交织成一幅新中国发展的绚丽画卷,永记史册的辉煌一页。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辽ICP备05005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