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交流动态
·合作项目
·国际会议
·李薰讲座系列
·护照信息
·服务指南
·其他
·友好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动态
李薰讲座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余济美教授访问金属所
 
2025-09-25 | 文章来源:人事人才部-外事办公室        【 】【打印】【关闭

应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邀请,2025年度“李薰讲座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余济美教授于9月21日至22日访问金属所。

9月22日上午,余济美教授为金属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目为Photocatalytic Materi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学术报告。在报告开始前,所长刘岗代表金属所向余济美教授颁发了“李薰讲座奖”奖牌。报告和颁奖仪式由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建军研究员主持。

放眼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从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到意义深远的《巴黎协定》,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们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的发展需要。而光催化技术正是与这一理念高度契合的绿色技术。许多环保材料都具有光催化功能,可应用于能源和环保领域。余济美教授在本次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涵盖金属基与非金属基光催化剂的研发进展,并分享了他个人及其团队在光催化技术推广与商业化方面的实践经验。余济美教授的报告得到所内职工和学生的积极响应,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来访期间,余教授与太阳能与氢能材料研究部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余济美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院长、李卓敏化学教授和化学系主任,香港研资局自然科学小组成员。他生于福建,长于香港,后赴美国深造,1980年获圣马丁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爱达荷大学博士学位。在博士毕业前的1984年,他即已担任普吉特海湾大学化学助理教授。1993年,余教授以访问学者身份加入香港中文大学,负责建设环境科学这一研究方向。1995年他正式返港,从零开始筹建光催化研究实验室。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400余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近7万次,同时积极推动相关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持有多项光催化材料制备与应用专利。曾荣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2009年“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多项荣誉。

他在二氧化钛固溶体、表面氟化处理及介孔结构、红磷等光催化材料领域开展了系列开创性研究,为先进光催化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全新思路。所研发的纳米二氧化钛基涂层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及高端水处理领域,有力推动了光催化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多年来,余济美教授与我所刘岗研究员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2011年以来,余教授和金属所团队进行了多人次互访并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