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练矛教授1988年美国获Arizona State 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挪威Oslo大学物理系客座科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彭练矛教授1995年回国后的主要工作是提出了解决各向异性晶体动力学衍射和处理离子晶体表面衍射发散问题的方法。在对强关联氧化物的研究中,实验测量了强关联NiO晶体中的电荷分布。在对富铜La2CuO4体系的研究中,室温下观察到调制结构,将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用于相分离研究,实验直接观察到样品可以相分离为贫空穴相和富空穴相。通过电子衍射、高分辨成象和EELS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证明了所观察到的调制结构是由于电荷有序造成的,验证了通常文献中所讨论的charge stripes实际上是一组三维的电荷调制面在二维Cu-O面上的截面,揭示了Cu-O面间电荷对形成条带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在纳米碳管研究中,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到直径为0.33纳米碳管生长过程以及T型结器件单元。通过基于量子力学的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了亚纳米碳管的稳定性,证明了0.33纳米的碳管在1000℃以上高温下的稳定性,为其在纳米器件中的可能应用奠定了基础。
彭练矛教授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数理学部),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科学院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奖,1999年3月被北京大学聘为第一批“长江”特聘教授,2001年纳米碳管工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选入“纳米研究取得最新成果”并评为2000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亚纳米碳管的稳定性研究”被选为2000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颁奖奖仪式后,彭教授做了题为"Structural control and property modification of nanostructures made from carbon and layered metal oxides" 的精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