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1月
4日 金属所宋治鉴、曹名洲、孙若诚、陈锡权、朴明薇、范鹤鸣到沈阳汽车工业公司所属企业挂职。
21日 中科院批复:同意“中国薄钢板成形技术研究会”挂靠中科院,工作班子设在金属所。
25日 聘请成都科技大学刘民治教授为金属所失效分析中心顾问。刘民治原为金属所研究员,1984年调至成都科技大学。
3月
3-6日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金属所谭丙煜当选为副理事长。
12日 金属所陈继志、斯重遥、李诗卓参加五届辽宁省政治协商会议,陈继志被增补为省政协常务委员。
4月
4日 金属所成立政策研究小组,管恒荣任组长。
9日 胡壮麒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
15日 金属所所长徐曾基、研究员陈晓风访问苏联。
17日 中国石油工程材料研究会首次代表会在金属所召开,石油部副部长李天相等出席,师昌绪、吴平森分别当选为理事长、副理事长。
18日 金属所博士生张泽、王大能因“五次对称性NiVTi准晶的发现”在北京获首届吴健雄物理奖。
19日 中科院与石油部材料科技合作会议在金属所召开。
5月
3日 中科院任命师昌绪为金属所名誉所长。
4日 金属所召开纪念“五四”大会。会上,所团委表奖4个先进团支部,11名优秀团干部和20名优秀团员,高Tc超导小组为先进青年科技小组,张泽、王大能为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
6月
5日 中科院院长周光召一行来沈检查工作,到金属所视察。
本月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Bednorz博士参加国际真空会议后,到金属所参观高温超导和低温金相等实验室。
7月
21日 全国政协科教组裴丽生一行3人到金属所调研。
本月 斯重遥主编的“焊接金相图谱”出版。
8月
25日 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在金属所召开科技期刊标准化研讨会。
9月
3日 中科院批准在金属所设立“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
7日 国家商检局局长朱振阮等来所,为金属所颁发国家级进口商品检测单位证书。
1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和全国人大常委、原国家科委顾问武衡到金属所视察。
10月
6日 由金属所、沈阳真空技术所、东北工学院和沈阳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国际物理气相沉积学术会议在沈阳举行。
6-11日 中科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主持的国际材料物理讨论会在金属所举行。
16日 金属所创建人、名誉所长李薰塑像落成,中科院、国家科委、冶金部及辽宁省、沈阳市有关领导参加揭幕典礼。
16-19日 由金属所、清华大学和重庆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青年材料科学讨论会在金属所召开,来自全国的200多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出席会议。
24日 《金属所报》(试刊)第一期出版。
11月
10日 国家科委批准创办《金属学报》(英文版)。
13日 沈阳材料与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成立,徐曾基任理事长、吴平森任中心主任。
23日 中科院继续工程教育和职工教育年会在庐山召开,金属所被评为先进单位。
25日 金属材料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质量检查、评价专家组来金属所进行实地考察。检查评价结果:6个硕士专业及管理工作评价为A级,3个博士点中有2个A级,1个B级,其中金属物理专业列全国第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列全国第二。
26日 杨克努、陈文绣、杨维琛晋升为研究员,徐曾基、吴平森、张功杼、齐瑞昌晋升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
12月
20日 金属所各党支部、党员考评和年终总结基本告一段落。
本年
金属所派遣出国人员55人次,接待外国专家、学者61批,105人。
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金属所的五次对称及Ti-Ni准晶相的发现与研究获一等奖,另获三等奖、四等奖各1项。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 抗氢压力容器用钢获二等奖,还有3项获三等奖。
金属所的机械化采煤新型截煤刀齿研制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在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中,金属所的四面体密堆相中的新相、畴结构研究及五次对称的发现,16MnReR 厚钢板的研究和建造1000 m3 低温煤气储罐,复合材料热应力损毁机理, 荧光灯质量攻关─高效长寿命日光色荧光灯4项成果获一等奖,另获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
在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中,金属所获1项二等奖。
在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中,金属所的1000 m3低温球形煤气贮罐工程及16MnX(Re)R厚钢板获一等奖。
金属所提出“一主两翼”的办所模式。以承担国家公关任务为主体,面向主战场,以基础研究高技术跟踪为一翼,一科技开发为另一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