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情怀 回到首页
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先生
2017-10-23  |          【 】【打印】【关闭

  先生千古 | 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先生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于2017年8月8日7时29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一位漫漫真理路上顽强跋涉的旅人

  一位把科学薪火殷殷传于后人的贤人

  一位心脏与时代脉搏同跳的哲人

柯俊

  柯俊,浙江黄岩人,生于1917年6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材料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家、工程教育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天津就读河北省立第一中学;1932年9月,入读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预科;1934年,入读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化工系;1937年“七七事变”后,辗转入武汉大学化学系至1938年毕业;1938—1944年曾在原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作,负责民营工厂督迁工作,后至越南、缅甸、印度负责将用于工业发展的物资运往国内;194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金属学系留学,从事合金中相变机理的研究,1948年获自然哲学博士学位,后担任理论金属学系讲师享有终身任命;1953年回国后,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任教,先后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北京科技大学校长顾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顾问,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理事长,国际科学史学会联合会理事,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副主席,日本金属学会荣誉会员,印度金属学会荣誉会员,《金属学报》主编,宝钢教育基金会顾问,攀枝花钢铁公司顾问,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顾问等职。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何梁何利奖等奖励。

  百川东渐入海,聚溪流不息;壁石屹立千仞,纳广博于有形。在满井村这片土地上,有这样一位温和谦厚的老者,他大半生都致力于对钢铁科学领域的研究,默默耕耘,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他奉献智慧、挥洒汗水于三尺讲台,桃李天下,却孜孜不倦;年逾半百之时,开拓中国冶金与材料史研究,开启定量冶金考古研究的新篇章;耄耋之年仍心系育人事业,主持推进的教改项目“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就是金属学、金属物理及科学技术史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柯俊。从青春年少到耄耋老人,强盛民族是其奋斗目标,三尺讲台是他献身的舞台。胸若空谷,性如幽兰,躬耕千顷,他的品性极像蓝色的海川,温和、睿智而渊博;他的作风又如淬炼的钢铁,严谨、热情而坚韧。

柯俊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

  热土难忘·情系祖国

  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先生作为天津学联的骨干之一,高举着“天津学生请愿团”的大旗,组织和领导了天津学生的“一二•一八”大示威。1937年7月天津沦陷后,先生流亡到武汉,在武汉大学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大学毕业后,先生参加到抗日战争中,先是负责民营工业的搬迁工作,后赴越南、缅甸、印度组织抗战物资的运输。后来,先生怀着“科技报国”的理想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来,海外的中华儿女欢欣鼓舞。1950年末,刘宁一、周培源、涂长望等到英国访问,希望柯俊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此前后,由于柯俊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德国马普钢铁研究所和印度国家冶金研究所等均先后向他提出邀请,都被他婉言谢绝。恩师姚南枝,时任台湾碱业公司总经理,也极力邀请柯俊去台湾任他副职,但面对恩师,柯俊唯有用“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来世”的誓言谢绝。各种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都没有让柯俊有丝毫动摇。正如他对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史密斯教授说的:“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那里一吨钢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尽管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英国和美国,但是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更不是最重要的。”

  1953年8月,柯俊携妻儿踏上回国路途。1954年,柯俊调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任教授。从那时至今,再没有离开过这一岗位。

  1955年他开始筹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及金属物理化学专业。他主张人才培养要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适应开辟交叉学科发展新方向的需要;他预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发展,必将要求人才具有物理专业的数学、物理基础和工科专业的工业思想,熟悉材料应用的背景;他重视制定教学计划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现代材料研究的实验技术和外语水平训练,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一整套专业建设思想、教育观念,柯俊均自己带头实践。他亲自讲授金属学、金属物理、相变与扩散、金属物理研究方法、金属概论等课程,进行用英语教材授课试点,教学生学习方法。当时金属物理专业还有张兴钤、肖纪美、方正知等知名教授,同时还聘请有很高造诣的国内外专家如钱临照、沈克琦、黄昆、林兰英、师昌绪、郭可信、科恩(M.Cohen)、赫希(P.B.Hirseh)、克里斯琴(J.W.Christian)、惠兰(M.J.Whetan)、桥本初次郎等先后来校讲课,使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从诞生之日起,就站在了制高点上。

1983年柯俊与金属物理专业研究生讨论问题

  六十多年期间,柯俊培育学子数以千计。他们活跃在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在核材料、磁性材料、功能材料以及超导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以及在电子显微术、位错、强度、金属合金及材料失效分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个成果,使得柯俊一手创建的这个金属物理专业受到国内许多科研院所的欢迎,也受到许多国际上著名大学的材料科学系,像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里福尼亚大学等专家和德国哥庭根大学物理系金属研究所的赞赏。他们一致认为这个专业为培养高、新材料技术研究人才和教师开辟了正确途径。198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成为第一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柯俊是第一批博士导师。1987年,金属物理专业被国家教委评定为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

  悉心科研·硕果累累

  近半个世纪以来,柯俊作为一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同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柯俊1951年首次提出钢中贝茵体转变的切变位移机制,证明其与珠光体、马氏体不同的相变,欧洲学者接受了柯俊的“贝茵体”之说。后来在国际上就形成了关于贝茵体相变的“切变学派”,而且经过多年全球性的探索与争论现已成为主流学派。《钢铁金相学》柯俊以他的姓氏将无碳贝茵体命名为“柯氏贝茵体”,而柯俊本人则被国外同行称为Mr.Bain(贝茵体先生)。

  到了20世纪60年代,柯俊指导助手开展铜锌、铜铝、铜锌铝及铜铝镍合金的贝茵体相变的研究。通过对不同方式形成的贝茵体形貌及特征的深入观察与细致分析,进一步提供了相变切变机制的证据。

  20世纪80年代,柯俊指导助手对含微量钒碳的铁镍合金做进一步研究,发现另一类相变的蝶状马氏体形成机制。用电子显微镜首次观察到铁镍碳合金中蝶状马氏体,用原子探针观察到原子簇的形成及其与蝶状马氏体的关系——这些研究丰富了马氏体相变理论,特别是对于长期探索的马氏体形核机制,增添了新的论点和证据。

  作为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研究的一位科学家,柯俊对中国冶金史研究情有独钟,而被尊为“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

  1974年起,柯俊领导组织北京钢铁学院(即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开展系统的冶金史研究,自1982年起十余次应邀赴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进行中国科技史、冶金史的讲学。他用实例讲述中国古代能与四大发明并列甚至作用超过它们的科学技术成就,总结中华民族有十项发明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柯俊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特别是冶金史的贡献,并努力促进中英学术交流,1988年12月英国萨瑞大学授予他荣誉大学博士学位,这是该校在李约瑟之后(1976年),授予的第二位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荣誉博士。

  由柯俊先生开创的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于1990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

1981年第一届冶金史国际会议期间,柯俊与外宾交流

  1992年柯俊与叶恒强院士一起组织领导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研究”。他亲自主持的子课题“表面与界面的物理、化学”,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专家朱逢吾、吴杏芳、贺信莱、柳得橹等人一起应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分析电镜和中子活化径迹照相等现代技术在原子、纳米级与微米级三个层次上研究界面结构与溶质原子的相互作用,取得了新的成果。

  为表彰柯俊对我国科技事业的贡献,198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授予他荣誉奖章,1996年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贡献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1年获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1992年亚太地区电子显微镜年会柯俊主持,右为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主任Pitter Hirsch教授、彭练矛教授

  耄耋院士·创新依旧

  20世纪80年代初,英、德、美等国的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柯俊先后接待了这些代表团。代表团向柯俊传达:中国的工科大学培养出来的只是技师,不是工程师。目前高校培养的学生基础薄弱,只重视具体技艺,缺乏创新潜力。这一结论令柯俊深思。20世纪90年代,耄耋之年的柯俊把目光集中到如何为21世纪的需要改革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上来。他积极奔走,潜心调研,多方呼吁开展教育改革,主动到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许多用人单位调研,建议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围绕高等工程教育开展研究,并和张光斗,师昌绪、路甬祥等院士一起承担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咨询课题》,并亲自将报告提炼成六个问题、六条建议,于1993年春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提交了一份关于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报告—《改革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增强我国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1996年柯俊在调研的基础上,在中央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识和支持下,正式启动了旨在培养工科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大材料”专业试点班的教改课题。

2000年12月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四校“大材料”本科教改课题鉴定会

  为确保改革的成效,柯俊不但参与到每次课程设置的讨论会中,还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主持建立了“大材料”试点班的新型课程体系,体现“大工程”观念,并亲自参与制定了实验班教学计划的整体框架。柯俊亲自邀请国内外知名材料大师到“大材料”实验班讲课,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视角;他还专程到宝钢协调、关注试点班在工厂的研究实践,提升学生的柯俊积极性和实践能力。2000年,“大材料”实验班毕业,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实验班学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6%,相当一部分学生后来都考上或被保送攻读研究生。

2000年柯俊院士八十三寿辰及“大材料”试点班学生学术报告会

2001年12月,由柯俊院士主持的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笑对人生·矢志不渝

  虽然柯俊在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他却始终保持着谦虚、朴素、和善、好学的作风,受到人们的深深爱戴。“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是柯俊面对学术勤奋精进、面对教育持之以恒、面对名誉淡薄悠远、面对生活豁达乐观的最好写照。他是真正的智者。

  谈到忘我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柯俊总说自己要小十岁,要用实际行动弥补“文革”十年的时光。一直以来,不论柯俊多忙、外出开会,总要挤时间去书店,看书、买书,在他家的书桌、书房、床上,堆满了书、杂志、文件等厚厚的材料。他曾告诉家人,不要随便整理他的书房及书桌,他幽默地说:“我的书房、书桌摆放的书是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为了赶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柯俊在20世纪80年代就购置了一台计算机,坚持自学、使用,他是北京科技大学连通Internet网络的最早的用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柯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誓言。

  徐匡迪院士在《柯俊传》中这样评价柯俊先生:先生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光辉榜样。母校的师生们都知道,柯俊先生治学非常严谨。他曾给自己指导的博士生投弃权票。他与考古部门合作,如果考古报告不发表,他主持的相关鉴定报告就不发表。先生的严谨学风,使得他在学术界赢得广泛尊重。正是以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钢院人的严谨治学,奠定了母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

  栉风沐雨,百炼成钢。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过是一瞬一息,但对于柯俊,对于中国的金属学界、科技史学界,却是不平凡的百年。柯俊用他的勤勉、博大、坚韧和宽厚参与了我国钢铁事业由起步到腾飞的跨越,开拓了中国冶金史从星火到燎原的成就,哺育了一代代学子从懵懂到功勋的成长,成为我国科技教育史的一座不朽丰碑。

  以上内容摘选自《柯俊传》/韩汝玢、石新明主编;《师韵:北科大走出的院士》;《钢铁绘华章》/张牧风主编。

  柯俊院士简历

  1917年6月23日,出生于长春。

  1938年6月,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士。

  1938年7月一1942年10月,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助理员,材料库股员、股长,驻越南、缅甸代表。

  1942年11月一1944年12月,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和资源委员会玉门油矿驻印度代表。

  1944年12月,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

  1946年7月一1948年9月,英国焊接研究院伯明翰大学研究员,英国钢铁研究协会研究助理。

  1948年12月,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

  1953年底,绕道印度,经香港回国。

  1954年2月,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相教研组教授。

  1955年,筹建我国第一个金属物理、金属物理化学专业。

  1956--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

  1956--1959年,兼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及金属物理教研室副主任。

  1974年,领导与组织北京钢铁学院成立冶金史研究室,系统开展冶金与材料史的研究。

  1978年,特邀参加北京市、冶金部和全国科技大会。

  1979年,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

  1985年,转炉发源地之一,美国爱德维城授予“钢铁大师”(ironMaster)称号。

  1986年,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顾问。

  1987年,“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历程”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承担中科院院士咨询项目“改革我国工程教育,增强我国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开始国内外的考察。

  1996年,北京科技大学由柯俊负责“工科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启动“大材料”专业试点班的教学改革。

  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0年12月,柯俊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通过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

  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1年,获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2017年8月8日,柯俊院士于北京逝世。

  难忘先生为中国材料科学和科技史学科做出的卓越贡献!难忘先生严谨治学的高尚品质!难忘先生提携后进的高风亮节!

  愿先生一路走好!先生之名将永炳史册!

 

  编辑:张毅、郑耀杰

  责编:北科大官微团队

科学传播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辽ICP备05005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