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主任致辞
·历史沿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沈阳航发材料摩擦学实验室 > 实验室简介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获奖名称:
主要完成人:
获奖类别:
获奖时间:
  授奖部门:

获奖时间 获奖名称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主要完成人
2014 一种热交换管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 优秀奖 朱耀宵、郑志
2013 镍铝化合物扩散行为、缺陷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三等奖 韦华、郑启、张洪宇、孙晓峰、金涛
2013 铜管高效短流程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一等级 张士宏、刘劲松、程明、李冰
2013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在轧辊上的应用 201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卢柯、宋洪伟、熊天英、张俊宝、王镇波、梁永立、陶乃镕
2012 大型合金钢锭及铸锻件缺陷与组织控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李殿中、李依依
2012 钢的亚快速凝固组织、性能与控制机理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杨院生、胡壮麒等
2012 新型钢铁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杨柯、单以银、严伟、任伊宾、王威等
2012 油气管道的腐蚀损伤评价及维修技术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韩恩厚、王俭秋、柯伟、张波等
2011 磁性纳米胶囊的制备、磁性和电磁性能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张志东、耿殿禹、王振华、司平占、董星龙
2010 师昌绪 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 纳米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2010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 一等奖 王福会、楼翰一、朱圣龙、彭晓、李瑛
2009 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 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荣誉奖 李殿中、李依依、陆善平等
2009 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的形成机制 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卢磊、卢柯、黄晓旭等
2009 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 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荣誉奖
2009 爆炸法消除焊接应力在三峡等电站中的应用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陈怀宁、陈静(5) 、林泉洪(7) 、黄春玲(9) 、吴昌忠(10)
2009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和机理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卢柯、吕坚、陶乃镕、王镇波、佟伟平
2009 飞机日历寿命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韩恩厚、张栋、柯伟、陈群志、王俭秋、王逾涯、陈荣、李劲、张波、王中光
2008 防止液体组分凝聚和沉淀的新型合金材料 沈阳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吕曼祺、董加胜、陈德敏、杨柯、张海峰
2008 新型高氮CrMnN双相不锈钢无缝管短流程制备技术 辽宁省技术发明奖 三等奖 韩维新、李殿中、张玉妥、杨柯、李依依
2007 飞机日历寿命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韩恩厚、张栋、柯伟、陈群志、王剑秋、王逾涯、陈荣、李劲、张波、王忠光、付国如、王智

共10页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下5页尾页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