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媒体聚焦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所务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无机塑性半导体变形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7-08 | 文章来源: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 】【打印】【关闭

具有良好室温塑性的多晶材料通常是具有高对称性结构的金属材料。一般而言,结构对称性越高,可开动的等价滑移系越多,从而带来更好的塑性。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具有较低对称性的、单斜结构Ag₂S基无机半导体表现出可与金属媲美的优异塑性。这似乎与上述经验规律相矛盾,其变形机制尚不明确。另一方面,Ag₂S材料不耐离子、电子辐照,微结构表征难度很大,目前几乎没有对其微观组织结构的直接清晰观测,关于其塑性变形机制的研究极具挑战。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秀艳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魏天然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史迅研究员等合作,选取与Ag₂S具有相同单斜结构且在电子辐照下更稳定的Ag₄SSe塑性半导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压扭转(HPT)塑性变形,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成功观察并解析了其微结构演化。相关工作以 “The structural origin of extraordinary plasticity in polycrystalline semiconductors with low symmetry” 为题发表于 Science Advances 期刊。

Ag₄SSe单斜结构多晶半导体具有优异的室温塑性,其拉伸、弯曲和压缩应变分别可达25%、40%和50%,甚至可以塑性加工成具有优良性能的半导体弹簧。研究发现,其单斜结构中隐含了一个准体心立方(quasi-BCC)结构的高对称性阴离子亚晶格,进而具有多个可开动滑移系,有效促进了塑性变形。团队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在剧烈塑性变形后的样品中清晰观测到了单斜结构4个滑移面,(011)、(021)、(031)和(010)分别对应准立方结构中典型的()、()、()和()滑移面。理论计算表明,这些滑移系普遍具有较低的滑移能垒,且Ag离子具有大的振动位移,可有效适应阴离子亚晶格的相对滑动。

相关发现阐明了低对称性Ag₂S基多晶半导体塑性变形的微观结构机制,为探索新型塑性半导体、丰富物质塑性变形理论打下了基础。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金属所博士生任晟弘,通讯作者为金属所李秀艳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魏天然教授。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科学院的资助。

全文链接

图1. Ag₄SSe的良好室温塑性以及不同结构材料的室温延伸率

图2. Ag₄SSe变形后位错的HRTEM图及其对应的准BCC结构阴离子亚晶格滑移面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