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通过创新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搞转化、促推广——
把科技种子育成参天大树
本报记者 赵永新 《 人民日报 》( 2009年3月5日 19 版)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访英期间,与英国首相布朗共同见证了两个中英科技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其中“钛铝技术合作”的中方合作单位,就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
“罗罗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金属所能在该公司全球竞标中胜出,是我们一贯坚持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并重的结果。”金属所所长卢柯院士说,“近年来我们通过创新考评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围绕需求搞研发、面向市场促转化,一大批科技成果在企业生产和重大工程中大显身手,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把科技成果拿到生产一线“打磨锤炼”,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自2000年以来,金属所的老所长李依依院士就与李殿中研究员等一批科研骨干,在研究所和中国一重、上海重型、大连重工等装备企业间来回奔波,用他们研发的可视化铸锻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终于使多种关键大型铸锻件摆脱了长期依赖进口的窘境——
重达百余吨的大型铸钢支承辊实现了国产化,并在太钢不锈钢生产线成功应用;生产出100多根被称为船舶发动机“心脏”的曲轴,告别了我国“有船无轴”的历史;大型水电的关键部件转轮实现国产化生产,已在三峡地下厂房运行……
“为克服技术瓶颈,我们的科研人员冒着严寒酷暑,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摸爬滚打。”李院士告诉记者,“只有拿到生产一线去‘打磨锤炼’,实验室的成果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密切的产研结合,使金属所的系列科技成果在生产一线开花结果——
特殊环境材料研究部成功制备出28米长的Inconel 690管材,将在我国的核电建设中大显身手;工程合金研究部研发的新一代医用植入金属材料Ti2448多功能钛合金生产的接骨板已在多家医院进行临床……
工程业主不敢用新技术,科研人员又当“包工头”又搞推广
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需要5400多根打入海底的基础钢管桩支撑。要解决基础钢管桩100年不烂的腐蚀问题,如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预留余量法,将增加材料的厚度,使成本大大超出工程预算。
“当我们把自己研发的高性能环氧涂层加牺牲阳极联合保护腐蚀控制技术推荐给工程业主时,他们连连摇头:你们的技术是很先进,但我们不敢用!”为消除业主的顾虑,金属所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李京带领同事在工程现场进行了试桩试验。专家组经过严格论证,确定采用该方案。验收结果表明,质量合格率达到100%,而且比传统方法节约成本4.7亿元!
“从此,我们的防腐工艺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之后的推广一帆风顺。”据李京介绍,此后他们又承揽了舟山金塘跨海大桥钢管桩防腐蚀项目和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的钢管桩耐久性研究项目。
完善考评体系,从事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也受尊重
如果用传统的眼光去看,李京可能是科研人员里的“另类”。那么,他在金属研究所的发展地位如何?
李京告诉记者,“要是在其它科研单位,我可能很难受到重视。但金属所的氛围很好,我们创新课题组每年考评都排在前列,我自己也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李京所说的“好氛围”,来自于金属所不断完善的考评体系。“我们所不同性质的研究工作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使我们在科研活动中格外重视‘研有所用’。”金属所副所长谭若兵说。常年在研究所和企业间穿梭的李殿中研究员对此深有体会,“我们的研发,从选择课题到技术开发,都瞄准国家的重大工程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努力使自己的成果与生产工艺无缝对接。”
现阶段,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制约,许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依然存在“重科研、轻转化”的倾向,由此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推广速度慢,严重阻碍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中科院金属所的积极探索令人眼前一亮!其精神可嘉,成果可喜,经验可鉴。
科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要而迫切。党和人民希望更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切实改变“重科研、轻转化”的弊端,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创造条件;期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到经济建设第一线,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