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聚焦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新华社】卢柯:纳米世界的撷珠人
 
2013-11-26 | 文章来源:新华社        【 】【打印】【关闭

  新华网辽宁频道11月25日消息    (记者王莹)近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卢柯研究组在“纳米层状组织”研究中取得最新突破,刊发这一成果的《科学》杂志评论其“非同寻常”。在“纳米”这一外界冠以“时尚”“神秘”等词汇的领域,卢柯已研究了24个年头。

  位于沈阳市文化路的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是卢柯研究组的工作地点。一丛丛小树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浅灰色楼宇和办公室看不出什么特别,而就在这里,卢柯课题组先后研究出“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纳米层片结构”等几种新型纳米结构,研究水平国际领先,为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自1985年读硕士起,到任助理研究员、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除短期出国交流外,卢柯一直在金属研究所工作,被誉为“中国制造”的科学家。

  卢柯说,自己的成功主要源于兴趣。但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非常人的工作节奏:几乎每个晚上都有工作,每周只休息半天,沈阳的中街、太原街等商业街已经10年没有去过,离开单位不是回家就是去机场——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

  不是没有过挫折和痛苦。研究表面纳米化技术时,卢柯提出的想法从院内同事到外界专家都不认可,由于跟传统的概念和做法相悖,连招聘的研究助理都相继离职了,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最终,研究6年的这一成果被2003年《科学》杂志发表。专家认为,表面纳米化技术在解决金属材料表面氮化这一国际难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分析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找不到否定自己的原因,如果光看别人的,听别人的,就没办法做出新东西。”卢柯说。

  任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期间,他主张搭建了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公管、共享”,连学生都可以免费使用,避免了过去图省钱而不对成果进行充分测量可能导致的问题;实验室考评上不与论文或专利数量挂钩,提倡每个研究部主任每年“讲一个科学故事”,阐述在这一年或过去几年里解决了什么重要的科学问题,对研究人员踏实做研究起到了好效果。

  尽管2003年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多年来卢柯坚持在一线研究、教学。参与“纳米层状组织研究”的刘小春说,2011年底研究组就通过实验得到了相应数据,但卢柯告诉大家不寻求暂时的荣誉,必须深刻理解和解释你的发现,两年以后才发表。“卢老师常说,我们就像在海滩上寻宝,你可以捡随处可见的贝壳,也可以挖珍珠。如果你捡贝壳,那你一辈子就停留在这样一个高度。如果你找准地方,挖下去,就能挖到珍珠。”(完)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运维邮箱: office@imr.ac.cn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