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基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全固态二次电池基础研究
报告人:姚霞银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时间:10月12日(周五)13:30-15:00
地点:李薰楼468会议室
姚霞银,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并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同年7月起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从事科研工作,期间于2012年至2014年先后在韩国汉阳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储能材料研究。目前研究兴趣集中于全固态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迄今为止,与合作者一起在Nano Letter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CS Nano、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5项,其中授权9项、国际专利2项,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装备预研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973/863计划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基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全固态二次电池基础研究
现有锂离子电池体系采用有机液体电解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固体电解质替代有机液体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在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偏低和使用寿命短这两个关键问题的同时,有望彻底解决电池的安全性问题,符合未来化学储能技术和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的方向。
全固态锂电池中,固体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的筛选,以及界面特性是决定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功率特性的关键。基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体系,当采用硫化物电极代替氧化物时,可使空间电荷层得到很好地抑制,具有更佳的能级匹配特性。基于此,系统分析全固态电池结构、界面优化、电极材料体系特性(如电极形貌、碳复合、结晶性等)、电解质基本参数(离子电导率、粒径等)对全固态电池性能的影响,为未来设计大容量、高安全的全固态二次电池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