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尤,男,42岁,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炭材料研究部,研究员,“纳米炭复合材料”创新课题组组长。美国Rice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中国石墨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碳纳米管/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功能特性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该领域存在的分散性、界面结构以及输运性能等关键性核心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已在ACS Nano、Sci Rep、Carbon、J Phys Chem C、Compos A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项(授权10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6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全国电工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6);获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2011、2013)、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6)荣誉称号;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
请问您是如何接触复合材料行业,以及在这个行业中的一些难忘经历?
我于1989年本科就读于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专业, 开始接触玻璃钢/复合材料行业,1993年攻读该校复合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周本濂和成会明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智能复合材料的仿生探索研究工作。博士毕业后,适逢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快速发展,我开始从事纳米炭复合材料方向的研究工作,2012年独立组建了纳米炭复合材料课题组,系统开展纳米炭及复合材料的制备、物性及应用探索工作。感触最深的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很难预料到下一代新材料的主角是谁?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努力把握当下、厚积薄发,迎着时代的浪潮积极做一些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事情,无愧于我们的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青春年华。
请问您最近的研究项目、成果,或最近在行业中拓展的方向是什么?
我们纳米炭复合材料课题组,近期主要专注于推动纳米炭材料(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在复合材料工业中的应用,侧重研发高抗冲击混杂增强复合材料、高导热纳米炭/硅橡胶散热垫、高抗静电复合材料薄膜等,并探索其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工业、化工煤矿领域的应用。希望利用纳米炭科技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在传统复合材料领域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微纳多尺度增强材料的协同作用,赋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特性,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共同推动纳米炭材料在结构、功能复合材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如何看待近年来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哪些问题?
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技术升级与市场需求极为迫切,尤其近年来随着纳米炭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力度加强,对发展轻质高强、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先进复合材料提出了迫切需求。复合材料创新性产品不断涌现、市场投资热情不断高涨,是推动复合材料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我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产学研结合与转化程度不高,纳米科技发展和前景有一定的浮夸和泡沫成分,纳米复合材料能否实现真正工业化应用、推动复合材料的升级换代仍将面临严峻考验。
请问您如何看待您从事的研究未来5年在行业中的发展?为促进行业发展,您觉得可以在哪方面推动复合材料产业化?
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旨在发挥新型纳米材料的优越特性、推动复合材料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未来5年里,纳米复合材料面临实际工业化规模应用的迫切压力,如何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做到应用基础研究与复合材料制品之间实现真正技术融合、开发出具有市场接受程度高和竞争能力强的高质量复合材料制品,仍面临严峻的考验。随着对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市场需求程度加大与大量研发资金投入,将会极大地推动纳米复合材料的工业化应用进程。从目前来看,汽车交通和电子行业对产品技术升级需求远较传统行业要迫切得多、利润空间也较大,有可能率先实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工业化应用。
作为CCCM-2第7分会场主席,您希望通过这个全国性的复合材料学术交流平台推广些什么?
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会议平台,建立彼此间的学术联系,基于共同学术兴趣和各自优势平台开展切实可行的科研合作。同时,建立科研院校与复合材料工业界之间的沟通渠道,深入了解彼此的技术需求和科研动态,为共同联手解决复合材料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大家彼此增进沟通和了解,共同推动复合材料的技术升级和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