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庆公告  历史沿革  历届领导  院士足迹  获奖成果  图片库  毕业生  所友寄语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所庆活动
所庆日金属所举办忆所史、讲传统之“李薰所长与金属所”报告会
2013-06-08  |  供稿: 所办公室        【 】【打印】【关闭

6月6日下午,作为所庆日重要活动之一,忆所史、讲传统之“李薰所长与金属所”报告会在文化路园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李依依院士主持。会议邀请了李铁藩研究员、冼爱平研究员分别作报告。李薰所长的女儿李望平女士出席了报告会。

李依依院士首先介绍了李薰所长的生平和杰出成就。李薰,1913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1961年12月2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主席团成员、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冶金组副组长、冶金新材料组副组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金属学报》主编;并曾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代表和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李薰1937年留学英国,先后获得雪菲尔德大学哲学博士和冶金方面科学博士,任研究部负责人。四十年代初,研究发现钢中氢导致发裂及去氢规律,荣获白朗敦奖章和奖金。新中国成立伊始,应郭沫若院长之聘,毅然回国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事三十年,成绩卓著,蜚声中外。李薰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领导科技人员,改进钢质量,支援创建武钢、包钢,综合利用稀土资源,为我国两弹一星提供关键材料,开拓尖端技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薰不仅是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也是我国科技界具有远见卓识的科技领导人。他规划冶金科技发展蓝图,倡导成立中国金属学会,创办《金属学报》,并任主编。1983年3月李薰大病初愈,在前往攀枝花视察钢厂的途中,在昆明不幸于20 日凌晨溘然长逝,时年不到70周岁。

李铁藩研究员作为金属所的建所元老,回忆了金属所筹备处在北京文津街3号时筹备图书、设计筹建西大楼等的经过。金属所初创时期,李薰所长为金属所定下为国民经济和国防服务,理论联系实际,任务带学科的办所方针。李薰所长非常重视技术支撑体系,他鼓励科研人员要掌握几个做实验的看家本领,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科研人员进行了许多仪器设备的创新。李薰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筹备处在北京时,李薰所长就开设“走廊课堂”为大学生讲课,并邀请了许多著名教授授课。到了沈阳后,他安排青年科技人员到学校和工厂学习和实践,并举办了各类学习班,李薰所长率先垂范,带头参加学习、考试,成绩一样张榜公布,形成了金属所早期良好的学习氛围。1957年后,李薰所长高瞻远瞩,将金属所的研究方向转向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金属所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冼爱平研究员参加了即将出版的《李薰传》一书的编撰工作,他详细回顾了李薰先生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在英国留学和工作期间在高强钢的发裂与钢中氢行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地位。李薰所长在英国筹划金属所建所方案时规划了金属所的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在李薰所长的感召下,大批海内外杰出科学家和优秀青年纷纷汇聚金属所。李薰回国后开创了金属中氢、钢中的定氧技术、钢中夹杂物的鉴别、真空冶炼技术、金属的氧化等研究领域。建所早期,金属所成立了鞍钢、抚钢、大连钢厂等炼钢小分队,为钢铁冶金工业服务。李薰所长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他提倡“科研选题要做老祖宗的工作”和“青年人要‘五洋捉鳖’,不要‘瓮中捉鳖’”。作为一名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李薰主持制定了中国冶金学科12年发展规划,实现了金属所的战略转型,使金属所在两弹一星工作中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绩。

李望平女士回顾了《李薰传》的编撰历程,并对在《李薰传》编撰过程中各方面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以此书完成父亲未尽的心愿,并祝愿金属所发展得越来越好。

最后,陈拱诗和戴受惠所友朗诵了她们为所庆创作的诗歌,以表达对李薰所长的缅怀之情和对金属所的歌颂和祝福。


李依依院士主持报告会

李铁藩研究员作报告

冼爱平研究员作报告

李望平女士发言

所友陈拱诗发言

所友戴受惠发言
文档附件
・ 
相关信息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联系人邮箱: office@imr.ac.cn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