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庆公告  历史沿革  历届领导  院士足迹  获奖成果  图片库  毕业生  所友寄语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征文欣赏
欢庆所庆怀念李薰先生——李薰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祭
2013-03-07  |  供稿: 宋治鉴(离退休职工)        【 】【打印】【关闭

一位著名诗人有一段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闻名遐迩的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创建者、第一任所长、首任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薰先生就是一位虽死犹生,永远活在我们心里的人。

李薰先生于1983年3月20日出差去昆明时与世长辞,其时我在国外,是事后从《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得知这一噩耗的。由于没能参加追悼活动,我深感遗憾。在纪念建所六十周年、李薰先生忌辰三十周年之际,笔者不谈李薰先生幼年如何发奋读书成才、大学毕业后如何到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深造,也不谈他如何在国外解决了金属氢脆等问题,获得学术水平很高的辉煌成就,更不谈当他得知新中国建设急需专业人才,不仅自己怀揣一颗赤子之心义无返顾地回来报效祖国,而且组织了一大批海外学子一同回国投身冶金事业,组建了今天享誉国内外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金属材料科学领域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成为我国材料科学的泰斗和鼻祖。我仅以耳闻目睹的几件事来缅怀李薰先生。

“文化大革命”之前,在我所中门的灯光下下象棋的人群中经常出现李薰先生的身影,他待人非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从来不摆所长的架子。工作之余摆上棋盘,和同志们下上一盘,与下属同乐,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李头”。他与群众打成一片,将自己融于群众之中,生动地体现了当时我所上下级之间亲密无间的同志关系,加强了凝聚力,使全所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也成为取得各项科研成果的原动力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然非常关心我国科技事业的进展,并且一直把科学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当他看到当时受到十年动乱的干扰,我国科技方面与外国差距逐渐拉大时忧心忡忡,实事求是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我国当时是“政治上的巨人,科学上的矮子”。由于正直的他说了这句真心话而惨遭批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能够泰然处之,仍然能排除干扰,一如既往地积极而努力地去做好本职工作。

有一次,在工作会议间隙,李薰先生和我们几名六十年代毕业的同志闲聊。大家都觉得参加工作都已经十几年了,可是工资一直没涨过,仍然是每月五十六元,就向他发牢骚,希望他能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向上面反映一下。他风趣地说:“我何尝不知道,我女儿工资也是五百六十大毛(角)啊。”他安慰大家说:“面包会有的,粮食也会有的。”云云。先生能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关心民瘼,情感十分融洽,他从来不以势压人,大家和他在一起时从来都感觉不到有什么拘束。

在某卫星用钼合金蒙皮板材的研制初期,协作工厂在尺寸和数量上不能落实任务的要求。李薰先生便亲自出马,找了上级机关,打通了路子,落实了合作单位。研制过程中还经常亲莅现场,与大家一起制定试制方案。帮大家出点子,进行指导。时间晚了就挤住在大家住的招待所中。工作中出了问题还主动替下级担担子,承担责任。有一次出了个严重事件,经化学分析发现,有一批用于正样卫星板材的钼合金锭中铜的含量超标,只能报废。这不仅给经济上造成损失,也影响任务的进度。在“大革文化命”的特殊年代,是十分严重的,阶级斗争的弦都绷得很紧,经过上纲上线,我所与协作单位双方的保卫部门要成立联合专案组追查。一时我们驻厂小分队人员都很紧张,思想负担都很重。这时李薰先生挺身而出,亲自带领大家查找原因,在仓库中查到半夜,终于找到了原因。捆绑电极钼条要用钼丝,以往用的是成捆的钼丝。后来认为太浪费,就买来了散装的短尺钼丝,其中混进了一部分含铜的杜美丝,造成了这次事故。原因找到了之后,李薰先生并没有责备任何同志,而是主动检讨了自己管理不力,并且亲自前往协作单位作了说明,诚恳地表示了歉意。使双方的合作得以继续顺利进行,最后终于完成了钼板材的研制任务,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在某人造卫星上使用了我所研制出的几种材料,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有一天我们和李薰先生一起从工厂回来,途中他让我晚上到他家去一趟。我当时以为是要继续研究工作,也就没问去干什么。当晚上我去他家时,他送给我两盒“脉通”一类的中药,给我弟弟治疗脉管炎用。当时我弟弟患了脉管炎,这事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于是他便慷慨地将他家暂时不用的药送给了我。由于对给我药品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来表达我的感激心情才好。李薰先生是所里的高层领导,而我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不仅关心下属,而且把我的亲人也同样挂在心上,这种爱心是何等的伟大。这事使我刻骨铭心,是永远也不会忘怀的。

由于积劳成疾,李薰这颗科坛巨星在昆明陨落了。2013年,是他去世三十周年,时间虽然过去了如此之长,可是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然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他的高风亮节堪为后辈的楷模,他孜孜不倦追求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永远是鼓舞吾侪前进的动力。他从来不任人唯亲,不刚愎自用、不拉帮结伙、不自我吹嘘、不搞表面文章的高贵品德更显示出他那无穷的人格魅力。李薰先生在吾侪的心目中永远是一颗璀璨之星。在金属所六秩所庆即将到来的今天来纪念他逝世三十周年更有其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是李薰先生开了海外学子回国报效祖国的先河。如果他还健在,一定会和我们一起更加热烈地庆祝他亲手建立的金属所六十年所庆。

李薰精神传承万代、永垂不朽!

 

作者:宋治鉴(离退休职工)

文档附件
・ 
相关信息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联系人邮箱: office@imr.ac.cn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