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所庆60周年征文后,觉得在金属所历史中金属学院的建立与停办是不能忘却的。这些年来记叙它的文字资料几乎没有见到(即使有一点点,也不准确和全面)。当事人也逐渐离去,促使我们感到必须写点文字材料记述金属学院的始末(建立与结束过程)。但因历时半个多世纪,虽经当年的部份师生回忆,可能有误,但有聊胜于无。这里只涉及有关教学等问题。
一、金属学院筹建过程及专业设置
1958年全国的形势是“大跃进”,最高指示是“工厂、研究所也要办学校”。科学院决定几个大所成立相应的大学,培养“大跃进”急需的人才。如长春光机所办了光机学院、大连化物所办了化学物理学院、沈阳林业土壤所办了林土学院。金属学院就是在这种政治气氛中开始筹建的。院长由李薰担任,张沛霖任教务长。稍后方柄调任专职副教务长管理教学一切事务,部队转业的王学顺任党支部书记并管理学生和行政。暂设置两个专业:金属学及冶金物理化学。
1960年,科学院办了八个学习班,由金属所承办“金属物理训练班”(简称物训班)。从合肥工大、哈工大、重庆大学及抚顺煤矿学院等院校抽调约50名学生到所培训。他们在1960年12月入学并入58级与金属学专业学生一起授课,1963年毕业。
学院一共招了两届学生,即58级和59级。1960年全国进入大饥荒年代,因此上级下令停招。1963年58级学生毕业约50人。59级学生还包括部分教职工,并入东北工学院相关专业,1964年毕业人数50余人。
二、课程设置及师资
授课教师主要由所里高中级研究人员承担,也从所内调一些人员专职任教。只从所外调入了少量师资。回忆所设课程及任课老师如下:
高等数学—容保粹、周本濂、董连科、魏征
无机化学及实验课—叶复汉、吕谦
普通物理及实验课—宓世良、李柏年、林树智、何怡贞
冶金物理化学及实验课—吴汶海、车荫昌、姜晓霞、贺潜菊
金属工艺学—所里各相应研究室派人承担,如焊接是于尔靖,加工是齐瑞昌
机械制图—刘宝昌
应用电子电工学—刘际恒,李柏年
粉末冶金—朱沐
统计物理—林保军
X射线晶体学—郭可信
固体物理—龙期威、林树智
金属物理—多人合授如葛庭燧讲位错,庄育智讲相图
四大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统计力学、理论力学)—周敬、高书浚、姜健、龙期威、姜健、叶织才等
金属学—多人合授如师昌绪讲高温合金,还有徐濮、辛达仁、滕华元、杨宗坡等
工程力学—姜健、叶织才等
外语—俄语:王景韫、任桂岭, 英语:方柄、普希莉
金属氧化—李铁藩
金属腐蚀与防护—姜晓霞
高温测试与控制—李诗鋽
真空冶金—柴寿森
电炉炼钢—车荫昌
压力加工原理—宋治鉴、齐瑞昌
耐火材料、烧结理论—谭炳煜
特种金属材料—方柄等人
大连钢厂实习及毕业论文指导—方柄
政治经济学、哲学—外聘东北工学院教师
体育—外聘部队转业教师温福
基础课的实验如无机化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等由学院自己购买了必要的器材再加上所里支援一部分。其它一些课程的实验则在所里以参观或参加操作方式进行。还专门成立图书馆添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由闻立琦负责。
三、金属学院大楼的建立
金属学院大楼即金属所的东大楼。1958年招生后学生宿舍、教室等无法解决。当时所里想把邻居—沈阳二中一并合过来成为中学、大学一条龙。在这种形势下,当时曾在二中教室里上课,用二中实验室安排无机化学实验。
1959年开始筹建金属学院大楼,由我们提出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的安排,还包括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区,由铝镁设计院负责设计。本来设计的是三层,挖地基时施工单位说地基很好,不须再多投入即盖成了现在的四层楼房。大楼建成后,呈请当时中科院院长郭沫若题写了“金属学院”四个字。学院牌子挂在大楼门口,可惜当时未留下照片。这是一张偶然存下来的,更弥足珍贵。
大楼尚未竣工,59级学生已招进来。1960年冬既缺材料和资金,天冷也不能施工,只好用草帘子做门窗,在非常寒冷和饥饿的艰苦条件下,师生们在新楼房中渡过了一个冬天。
四、学院的结束
学校的产品是出人才。金属学院的历史虽然十分短暂,但不能忘却。它培养出的学生分配情况是留所一部分,其余的均分在国内相应的研究单位或大厂,如中科院上海冶金所、重庆仪表材料厂、鞍钢、洛阳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等。现在也基本退休,但他们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是所承担工作中的骨干。大多获得高级职称及各种奖励。这应当归功于金属所优良的学风和人文环境以及领导和师生们的认真努力!
本文由李宪文、范存淦、徐红钧、闻英显、林树智等回忆,姜晓霞执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