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追思 返回专题首页
抹不去的记忆,忆师昌绪先生
2014-12-05  |   上海宝钢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 李正升        【 】【打印】【关闭

  1979年调到上海工作,离开工作和生活了十八个年头的金属所。离开后,我心中始终眷念着她,常想从各种信息渠道关注她的一切,特别是开创金属所的老一辈科学家近况。2011114,得知师昌绪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我由衷地为这位皓首老者而高兴。当从电视中看到他缓步走上主席台,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接受证书时,他笑得那样平静而坦然,更感到钦佩。不久前,惊悉师先生已于20141110不幸逝世,心中顿时感到难过和震惊。他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我,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和楷模。

  1957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长春机械研究所。在机械研究所期间,我在张作梅先生领导下从事黑色液态金属冲压工艺研究工作。1960年,机械研究所和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并。由于研究方向的改变,金属压力加工研究被边缘化,不少从金属所过去的老同志,都想返回金属所,而我有幸成为第一个于1961年调动到金属所工作的幸运者。金属所给我第一感觉就是学术气氛很浓,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好的工作单位。

  建议我做些试验和查阅点文献

  金属所后,很想到几位先生领导的研究室工作,从专业来看,有到先生领导的研究室可能。我是老主任徐作华同志亲自从长春调来的。他很器重我,来所不久,就委以我组建电测试验室,从事金属变形抗力的研究。我很快打消了脑海中这一闪的念头,不说这一目的不可能达到,更重要的是不能做一个过河拆桥的人。

  在金属所的最初岁月里,我和先生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我是室秘书,有时代表室主任参加所里有关科研业务会议,有时办理两个室之间的业务联系,从而有和先生接触的机会。在接触中,我感觉师先生不会在你面前端架子,办事实事求是能通融平等待人,是位平易近人的好先生。接触多了,见到他时我主动和他打招呼,如他先看到我,也会和我寒暄几句。

  1958年,在师昌绪指导下,金属所研制出Cr-Mn-N无镍不锈钢(Cr17Mn14Mo2N,简称A4钢)。我参加这项工作是在文革时期,直接到生产第一线的上海第三钢铁厂和重庆钢铁厂,和早期参加这项工作的老同志一起攻克板材的质量问题。那时师先生的夫人郭蕴宜老师也参加上海第三钢铁厂的攻关,通过同她的接触,对师先生的为人做事有了更多的了解。

  先生恢复工作后,在江苏六合县召开了A4钢的专题研讨会。我有幸参加这次会议,有了和先生面对面交谈的机会。参加一段技术攻关后,我心中一直有个困惑,已有的高温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该钢有良好的热塑性,可是在热轧过程中易出现边裂,和先生探讨后,师先生建议我再在试验室做些试验和查阅点文献。回所后,向室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支持。

  我来所后一直在试验室工作,但是那时的形势更多强调的是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我参加A4钢攻关前,就曾到鞍山钢铁厂参加过辽宁省矽钢片攻关会战。说实在,那时的我更愿意深入到生产第一线,认为这样解决问题快。由于先生的建议和室领导的支持,才对该钢进行了热加工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呈现热塑性双峰值和低塑性区的特征,低塑性区对应的是双相区,也是产生边裂的原因,从而找到了解决边裂的途径。

  如果没有先生的建议,我那时不会主动去做这项研究。后来,Cr-Mn-N无镍不锈钢获得中科院科研成果二等奖。那时我已到上海工作,但还是收到了所里汇来的一笔奖金,这说明先生领导的这个研究集体没有忘记我做过的工作。

  研究所工作比较合适的忠告

  1979年,我随爱人转业回上海。人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但有时也会干一行厌一行。由于在研究所工作较长,这时我一心想调到高校当教师,认为只要教好一门课程,有机会带个学生搞点科研,一切比较单纯。和母校的阮雪榆老师联系后,他很欢迎我去。在离开金属所前,特地到师先生家,向师先生夫妇告别。师先生主动问我工作落实了没有,并说可帮我在上海介绍些工作,我也将上述想法告诉了他。后来在路上再次遇到他时,他对我说,你还是到研究所工作比较合适,要我考虑考虑。

  不知什麽原因,我的档案没有送到交大,而是到了上海冶金局,交大几次派人交涉均无果。这时正当改革开放初期,各行业都需要科技人员,冶金局人事部门把话挑明了,冶金局有工厂院校设计院和研究所,工作单位可由你挑,就是不能调出冶金局。

  到哪一种工作性质的单位?一时举棋不定。这时正好新民晚报上刊载了一则消息,上海钢铁研所正在筹建工艺技术研所。这时我想起临行前先生忠告,才下定决心到上海钢铁工艺技术研所。

  通过宝钢的崔良蓉同志见到筹建负责人顾德骥时(后为首任所长),他说,我们正需要像你这样有工作经验的人,你是金属所来的,我们尤为欢迎。谈到工作安排,他明确表示由我提出后再定。

  确定热变形模拟和热加工性能研究方向

  在师先生建议下,我在针对Cr-Mn-N无镍不锈钢热塑性试验的同时,又查阅了压力加工方面的文献,恢复了过去看文献的习惯。这时才知道我们在热加工研究的某些方面,已落后于国外同行。国外同行正热衷于热变形模拟方面的究,已发展了各种类型的模拟试验机。热变形模拟,是一种价廉而方便的试验方法。可以按照预先编制好的程序,对变形温度应变应变率和间隔时间等变量,进行精确控制,以模拟实际的热加工过程。在离开金属所前一年,我已着手和北京某高校协作研制一台高速形变机,准备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上海钢铁工艺技术研所后,针对该所开展的螺纹钢控制轧制的研究,我把在金属所初步形成的热变形模拟研究思路,向顾德骥所长作了汇报,他当场就表示支持。后来,还从法国进口了一台有程序控制的高温扭转试验机。

  在这台试验机上,我们开了物理冶金方面的静动态再结晶过程控制轧制和热加工性能等基础研究。研究范围涉及到低碳合金钢,轴承钢和高合金钢等多种钢种,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为科学制定热加工规程控制轧制方案和轴承钢碳化物球化过程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改进和缺陷消除,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果没有师先生建议,按照那时我的思想状态,不可能主动查阅文献,就会和这一研究方向失之交臂,更不会有以后取得的研究成果。

  向《中国金属科学》推荐我的论文

  离开金属所后,几次在多个场合和师先生相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在北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的情景。那时和先生住在宾馆同一层面,每天晚上没有活动时,我总要到他房间去聊几句。他很关心我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我又一次聆听了先生的教诲真是受益非浅。有一天,他问我最近有什麽论文要发表,我告诉他我提出了一个软化百分数公式,用软化百分数考虑应变累积效应,以计算多道次变形条件下的变形抗力。他听后认为有新意,建议我发表在他主编的《中国金属科学》上。先生真是说话算数的人,第二天负责编辑的人就来找我敲定此事。

  在此之前,我从未用英文写过文章。那时,我英文只限于能比较流畅阅读专业书籍的水平。平时写个英文文摘也要费些功夫。这次,师先生要我发表英文论文,是无形中对我的鞭策。英文论文发表后,对我是很大的鼓舞。我从此在英语的写说听方面多花了些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得知1988年要在日本东京举办钢与其他金属热机械工艺过程的物理冶金国际学术会议(简称THERMEC-88)时,我投递了论文,获得了参会资格,在会上宣读了“含铌钢的动态和静态再结晶 论文。如果没有先生要我写英文论文,我的英语水平就不会提高,更不可能到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是先生又一次指引我前进。

  以上,仅回忆了在我脑海中影响较深的几件事,如果能和过去的同事在一起,会回忆起更多。这些事相对于先生在材料科学上的贡献来说只是小事,但从这些小事可看出师先生的为人看出他对年轻人的关心看出他的科学精神,这就是从小看大。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些都是大事。我到上海钢铁工艺技术研所能做一些工作,要感谢工艺所给我创造的条件,特别是顾德骥所长的支持。但我不会忘记金属所对我多年的培养,使我在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上有了较大提高。先生的研究所工作比较合适一句话,使我下定决心在研究所工作;建议我做些试验和查阅点文献,使我及时了解了当时国外的研究动态,从而形成了热变形模拟研究思路;而推荐我的论文,逼着我提高英语水平,使我的研究工作水平更上了一层楼。在我人生处于转变的时刻,师先生对我起了直接的指引作用。

  有人问过我离开金属所是否有点后悔?说实在的,我那时对离开金属所是有过犹豫的。我向所里提出调动时,有关领导跟我说,如果你不走的话,我们会考虑送你出去当访问学者。由于是否离开要考虑到整个家庭,因此,我还是离开了。后来,在上海一次展览会上,巧遇李依依同志,她问我是否愿回金属所?虽然心中动了一下,但那时在工艺所工作得到了落实,研究方向也定下来,已无这个可能了。虽有二次留所的机会,但是我无法后悔。只是想到如能留在金属所从事热变形模拟研究,在金属所学术氛围下会搞得更好,并且能得到先生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尽管我没有当过先生的学生,也未在他直接指导下工作过,只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有过不算太多的接触。但仅从上述回忆的几件事例中,使我深深的感受和认识到师先生就是我的老师,胜过通常意义上的老师,是恩师!

  盼望2018年在师昌绪先生的塑像前献上一束鲜花

  我离开金属所已有36个年头,她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离开10年后的1988年,我在参加了在鞍山举行的学术会议后,特地到所里的招待所多住了几天。在夏季的一个傍晚,程娴同志的陪同下,在李薰先生塑像前,向这位老前辈深深地鞠了躬。

  2018年是师昌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望那时在师昌绪大楼前,耸立一座师昌绪塑像,以缅怀师先生,让后辈敬仰。我盼望2018年,能再次回到阔别40年的沈阳这一故土,向师昌绪先生的塑像前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我对先生深深地怀念之情。

  祝金属之光光辉永放

  愿师老先生精神长存

 

文档附件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联系人邮箱: office@imr.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