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所庆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LOGO_imr70.png 联系我们  了解金属所
您现在的位置: 获奖成果 回到首页
国家级获奖项目
作者:        2023-05-23  |          【 】【打印】【关闭

师昌绪院士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自建所以来坚持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材料科学研究和为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服务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53年—2022年间,共获得各种级别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级100项,师昌绪院士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依依院士荣获2019年度辽宁省科技最高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获奖项目

获奖人员

获奖等级

多孔气冷铸造涡轮叶片的研制和推广

师昌绪、胡壮麒、朱耀宵、赵惠田、张顺南、管恒荣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冶金矿山潜孔钻具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

金属所 王仪康、滕华元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的超细晶强韧化与控制技术

金属所 李殿中(排名第9)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高温热物理性能测试基地

金属所 周本濂、周熙宁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直径薄壁筒型和异型异件旋压技术

金属所 邹连明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抗氢压力容器用钢

李依依、刘宝昌、范存淦、吕曼祺等

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碳铬不锈钢、铸钴合金泵阀研制

金属所 纪世辰、李英敖等

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超声气体雾化急冷金属粉末制备技术及装置

张永昌、郝云彦、刘占发、师昌绪、胡壮麒等

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化学气相渗(CVI)工艺及制备新材料

刘文川、李敏军、孙守金等

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抗氢脆高强度钢

李依依、邢中枢、李忠库、邓庆洲等

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磷酸料浆泵用合金的研制和应用

肖耀天、姜晓霞、缪汝洪等与腐蚀所联合申请

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含磷深冲高强度汽车薄板钢系列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师昌绪、明旭光、程娴等

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型纳米相沉淀强化抗氢合金

范存淦、马禄铭、李依依、王安川等

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温钛合金及其应用

李东、刘羽寅等

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飞机日历寿命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韩恩厚、张栋、柯伟、陈群志、王俭秋、王逾涯、陈荣、李劲、张波、王中光

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型合金钢锭及铸锻件缺陷与组织控制 李殿中、李依依、王宝忠、刘志颖、彭凡、柯伟、陆善平、夏立军、康秀红、孙明月 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遥测天线的研制

金属所 庄祥磷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船用高强度桅杆材料924不锈钢

李有柯、姚治铭、于尔靖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远红外烘烤涂料

周熙宁、富家骏、刘慷、董淑清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K38铸造镍基合金材料与工艺研究

朱耀宵、张匀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消除12CrNiMoV耐压钢中白点新工艺研究

刘民冶、陈廉、尹万全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高温合金中微量元素的控制及其作用的研究

金属所 郭建亭等

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S20ARe钢研制

金属所 徐思盛等

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GH35A研制

郭守仁、卢德忠、郭建亭等

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配气阀座新型石墨复合材料

徐红军、刘玉环、周序科等

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磁处理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金属所 耿殿雨等

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获奖项目

获奖人员

获奖等级

五次对称性及Ti-Ni准晶相的发现与研究

郭可信、叶恒强、李斗星、张泽、王大能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金属中的内耗与金属力学性质的研究

葛庭燧

1956年获国家科学奖金二等奖

热塑剪切带

金属所 徐永波等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单壁和双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和研究

成会明、李峰、刘畅、丛洪涛、任文才

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高质量石墨烯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 任文才、成会明、陈宗平、吴忠帅、高力波 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光催化材料的能带与微观结构调控 刘岗,成会明,杨勇强,牛萍,康宇阳 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钢中氢的研究

李薰

1956年获国家科学资金三等奖

位错内耗与范性形变机理的研究

葛庭燧、张进修、王中光等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晶体精细结构的电子衍射与电子显微镜研究

郭可信、叶恒强、杨奇斌、吴玉琨、李日升等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的研究

师昌绪、张彦生、许义奎、李依依、钱百年等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微量元素在高温合金凝固过程中的行为

朱耀宵、张顺南、刘泽洲、佟英杰、徐乐英等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三元铁基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

孙校开、张志东、庄育智、吴昌衡、刘伟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纳米金属的形成、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

卢柯、王景唐、丁炳哲、隋曼龄、胡壮麒

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研究

庄育智、吴昌衡等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离子轰击诱发表面原子偏聚的发现与研究

李日升、张文林、李春飞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微衍射及其图象分析

金属所 叶恒强等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疲劳裂纹扩展门槛与断口定量研究

王中光、陈道伦、田继丰、黄兆伦、艾素华

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新材料界面精细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李斗星、宁小光、平德海、贺连龙、叶恒强

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轻原子成像法及一系列金属氧化亚稳态的发现

关若男、李日升、郭可信、于瀛大、徐淑华

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

获奖项目

获奖人员

获奖等级

一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

金属所 陈文绣、陈晓风等

198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推力器微型热近代元件的研制

李曙、李诗卓、段德莉、贾宏、张荣禄、刘阳

200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纳米氧化物浓缩浆与纳米复合涂料

韩恩厚、刘福春、柯伟、张帆、陈群志、杨立红

200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乙烯裂解炉管强化传热技术

郑志、王国清、朱耀宵、陈德烨、金宗贤、陈硕

200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压水堆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材料损伤关键测试技术及成套装备与应用 韩恩厚、吴欣强、王俭秋、郦晓慧、匡文军、彭群家 201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新型高强度薄壁钢

吴平森、王毓麟、李宪文等

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一种纺织用的薄壳金属槽、络筒及其制造工艺

王春荣、姜晓霞、宋海龙、潘学卿

199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新型抗热腐蚀M38G铸造镍基高温合金

金属所 朱耀霄、张顺南、宁秀珍、佟英杰、刘泽洲

199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激光法高产率一体化低成本制备纳米硅基系列粉技术

梁勇、郑丰、线金刚、吴振刚、吴寅生

199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新型复合脱氧剂Ca-Si-Ba-Al-Re合金

严铄、张顺南、师昌绪

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

一种拉杆石英示差膨胀仪

郑宗光、白良愈、巴力学

199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

文档附件

70周年所庆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金属院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电话: 024-2397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