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了解金属所 |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人生 | 回到首页 |
悼念恩师——王中光研究员 |
作者:张哲峰 | 2023-05-17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2018年6月12日中午,我敬爱的导师王中光研究员因病去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6月14日我和师兄弟们妥善料理完王老师的后事,随后迫于连续出差,一直没能静下心来。今天是6月30日星期六,我早晨起来,回忆起过去25年间和导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想起王老师对我生活上的关怀、学习和工作上的悉心指导,尤其是对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疲劳室)发展和疲劳学科建设所付出的辛苦努力,以及晚年对金属所期刊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顿时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记得那是1993年9月下旬,我作为西安交大和金属所疲劳室联合培养的硕士生来到沈阳,第一次见到了王中光老师,第一印象便是王老师待人非常和蔼可亲,见面时我没有感到紧张。在我向他简单汇报实验计划后,他亲自交代姚戈老师具体指导我开展疲劳试验工作。在此后联合培养期间,我经常在疲劳室一楼走廊里看到王老师忙碌的身影,碰面时他有时会询问一下我的实验情况,完全没有实验室主任的架子。当时的我作为一名联合培养的学生,被王老师平易近人、一视同仁的态度深深感染。在王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此后我回国工作组建课题组,对来自不同高校和导师合作培养的研究生,我也尽力做到平等相待,不搞特殊化。正是被王老师亲和的人格魅力和疲劳室浓郁又融洽的学术氛围所吸引,1995年我硕士毕业后重回金属所,正式成为王老师的博士研究生。 在金属所攻读博士期间,王老师多次向我强调“为什么晶界在拉伸时比较强,而在疲劳时比较弱”这一科学问题的重要性,这一问题当时正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资助,同时也受国际疲劳专家美国C. Laird和德国H. Mughrabi教授所关注。由于晶界是工程合金中基本的连接界面,晶界开裂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合金服役性能的优劣,为此,王老师非常希望我能晶界疲劳开裂问题搞清楚。为了揭示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生长大尺寸双晶样品,而这在当时的实验设备条件下难以实现。在王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不断尝试,终于在1996年9月下旬成功生长出若干大尺寸铜双晶样品(220×55×12mm3)。记得当时王老师看到我生长出这样大的铜双晶样品时异常兴奋,拿着双晶样品反复观看,用手指着晶界的位置,告诉我如何开展晶界疲劳开裂问题,后来还亲自把双晶样品带到北京,向共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的合作专家展示,并探讨合作开展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之后多年科研工作中,我一直被王老师面对科研难关的执着和对科研工作的热情深深地影响,使我在成为导师后能够做到为每一位研究所认真选题,对每一项科研课题研究做到善始善终。 在其后的两年时间里,我经常跟王老师当面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提炼科学问题,讨论论文修改。每次汇报交流时,无论工作有多繁忙,王老师都能对我的想法提出各种有益的建议和设想。无论时间有多紧迫,王老师总能在一周时间内完成我的论文修改,并做到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对文章署名也非常低调。正是王老师这种敬业的科研态度和不求名利的治学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成为导师后每周都坚持与研究生讨论科学问题,不与年轻人争第一作者,认真高效地修改学生论文。如今再回忆起做研究生的时光,恍然发现,原来王老师从那时起就已经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1998年6月博士毕业时,经王老师极力推荐,我有幸继续留在疲劳室工作。记得当时在王老师办公室里,他非常严肃但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你看咱们疲劳室目前工作人员老龄化很严重,坚持做疲劳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少,希望你以后能够坚守材料疲劳这个方向”。他特别强调:“疲劳研究是一个百年难题,剩下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做好疲劳研究,没有捷径可循,也没有窍门可钻,但疲劳问题对工程应用意义重大,只有长期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最终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他以后还多次激励我应不畏“疲劳”,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2000-2003年间,我有机会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研究员和德国洪堡学者在国外访问研究。在此期间,王老师经常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交流疲劳研究工作,并多次鼓励我,希望我早日回到金属所工作,继续把材料疲劳研究做下去。还记得2003年12月3号早上,我从德国在北京短暂停留后,乘坐53次卧铺从回到沈阳。十二月份沈阳的清晨十分寒冷,但我们全家刚一下火车就看见王老师和张广平师兄正在站台上等我们!王老师看见我非常激动,并坚持要帮我们提一个箱子;当时看着已年逾六旬的王老师的背影,我的视线瞬间模糊了……回国之后,在王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2004年底我获得了科学院海外引才计划项目资助,很快建立起一支以“材料疲劳与断裂”为学科方向的研究队伍,立足材料疲劳与断裂基础研究,努力探索解决关键工程问题。如今这一研究团队已逐渐发展壮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王老师对我的鼓励、长期支持和多方面帮助。 多年以来,我在疲劳室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幸见证了王老师为疲劳室发展所做的努力和奉献。在春节放假期间,当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已回家时,王老师有时能亲自坚守在疲劳试验机旁做完试验;他对待所有研究论文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耐心细致地修改提高,却并不争名夺利;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过程中他由于劳累过度不能行走,即使请人用手推车接送也要坚持上班。在王老师的带领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之初即在国际上有了影响力,众多国际疲劳领域专家如S. Suresh、R.O. Ritchie、H. Mughrabi、C. Laird、P. Lukas、P. Neumann、王执锐等教授都纷纷来到疲劳室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在此期间,王老师翻译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 Suresh教授的专著《Fatigue of Materials》一、二版,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影响。1995年,王老师作为首届理事长成立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并于1999年作为大会共同主席在北京举办了第七届国际疲劳大会。会上,他代表中国作了题目为“Effects of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and grain boundaries on cyclic deformation behaviors”的大会邀请报告,全面介绍了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过去10年间的重要研究进展,该报告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疲劳领域近年来特别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成果,王老师也因此被邀请成为疲劳损伤微观机制这一研究方向上国际精英团体CDLC(L’essence dans la crème)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这次国际疲劳会议的成功主办大大提升了中国疲劳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1999年王老师成为继肖继美院士之后Acta Materialia和Scripta Materialia副主编,这为进一步提升国内材料疲劳学科和其他材料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5年,应胡壮麒院士推荐,王老师成为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JMST)第三任主编。他就任主编后,当即认真分析了JMST期刊的现状,发现JMST的影响因子一直在0.1~0.3之间徘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很低。王老师没有气馁,鼓励学报编辑们要坚定信心,努力工作,力争早日把JMST的办刊水平搞上去。2012年,我任副所长后分管学报工作,曾多次和王老师交流如何办好刊物和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问题。每次去王老师办公室交流,都看他在逐一评阅材料和修改校对稿件。他跟我说:JMST的论文涉及材料范围很广,有些英文单词不熟悉,为此特意请学报编辑买了一本特别厚的英文大词典,并拿给我看,还特别高兴地说这本大词典很管用,使他学会了很多新词汇。他还经常拿着校对过的稿件对我说:JMST有些论文写作还很粗糙,问题不少,要想成为国际一流的期刊,JMST需要吸引高水平论文,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看到经过王老师悉心修改和校对过的稿件像当年为我修改过的论文那样如出一辙的严谨与细致,我切身感受到王老师为提升JMST论文水平所付出的无数心血和汗水。在王老师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在学报编辑们的共同推动下,JMST的影响因子从2005年的0.175稳步提高到2018年的5.04,已逐步迈入材料领域国际一流刊物行列。 受王老师的影响,他的很多弟子毕业后都留在沈阳的高校或研究所工作,也都在继续从事材料的疲劳研究。我们师兄弟每年都会对当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交流探讨,并且邀请王老师来参加。他总是认真听取我们的报告然后进行细致的点评指导,并且鼓励我们继续做好疲劳研究,为工程构件可靠性做出贡献!借此机会,王老师也把自己一生关于疲劳研究的深入理解毫无保留地传达给了我们师兄弟。转眼间十余年过去了,这种定期性的学术交流逐渐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文化传承。2015年王老师80大寿,我们师兄弟专门举办了一次小型学术交流会,大家把这些年自己的研究成果悉数向王老师汇报,王老师为弟子们在材料疲劳研究方向上取得的成绩深感欣慰。为了这次交流会,王老师还专门花费了一个月时间把自己的一生经历都总结出来,包括少年时期的艰苦求学,年轻时在清华大学的刻苦成才,毕业后来到金属所的勤奋工作,60年代得到葛庭燧先生的欣赏和爱护,文革期间下乡插队的经历,80年代两次出国学习深造,以及回国后得到师昌绪先生的支持筹建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那场报告王老师动情地讲了大约100分钟,深深地打动了现场所有的弟子。显然,王老师是想把自己毕生的所思、所得以及做人理念完整地传授给我们,也用自己的言行完美诠释了他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 如今,王中光老师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往事历历,别情依依,千言万语诉不完我们的深情厚谊,潸然泪下流不尽我们的无限哀思。作为一位导师,王老师无愧于他的各位弟子;作为一位学者,王老师无愧于他所衷爱的事业;作为一位长者,王老师无愧于他的同事和家人;作为一位编辑,王老师无愧于他所主办的刊物;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王老师无愧于他奉献一生的祖国!最好的纪念是传承,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去完成他衷爱一生的未竟事业!斯人已逝,但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超脱情怀,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大家风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您的学生:张哲峰
2004年10月,作者(左)与导师王中光研究员(右)参加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哲敏院士80岁诞辰学术会议合影留念
|
文档附件 |
中国科学金属院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电话: 024-23971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