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推荐专题 > 师昌绪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媒体报道
辽宁日报:师昌绪:“我的人生目标是使祖国强大”
2011-01-17 | 文章来源:        【 】【打印】【关闭

“我的人生目标是使祖国强大”

———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上)

记者/刘立纲方亮

伴着雄壮的乐曲,在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与崇敬的目光中,他走上领奖台,步伐虽缓,却那样稳健。

1月14日上午,91岁高龄的他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励证书捧在手中,国人为之骄傲、世界为之瞩目。

91年,漫长而又短暂。他的躯体,宛如一团穿越了近一个世纪的火焰,为中国的材料科学发展尽情燃烧。“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第一要义。”这句誓言,他至今践行。

师昌绪,著名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漫漫征途,不改一颗报国之心

飞机在头上发出刺耳的号叫,投下一枚枚罪恶的炸弹,同胞痛苦地倒下……

“七七”事变后的一天,17岁的师昌绪目睹了日军的凶残。实际上,1920年出生的他,曾一直在因“国破”而流亡。“读书报国”的强烈愿望,在这个年轻人的心中爆发。

从此,师昌绪苦读不辍,无论多么艰难的环境都未曾放弃。1940年他被保送到西南联大,1948年,赴美留学。

到美国后,师昌绪首先进入密苏里矿冶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真空冶金的研究。在此期间,他利用真空中蒸汽压的原理,从炼铅过程中所得的锌熔渣中提炼出银,其纯度高达90%以上。这个具有开拓性的独特方法,改进了在100年前发明的用锌提取液铅中金银的方法,备受世人瞩目。一年多后,师昌绪申请到欧特丹大学冶金系研究助教的职位,同时继续“读博”。

学业有成的师昌绪,时刻想着回到祖国的怀抱。然而,他却是美方明令禁止回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禁令说,如有违犯或企图离美者处以5年徒刑或5000美元罚款。威逼同时,是利诱,他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生活十分舒适。

“百废待兴的中国需要我!”师昌绪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冲破阻挠。抗争,终于使他踏上了回家的路!1955年6月,骄阳下的旧金山码头,“克里夫兰”号客轮缓缓离岸。站在甲板上,35岁的师昌绪激动万分。

“北京、上海,这两个地方任你选。”1955年6月,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严济慈,对刚从美国回来的师昌绪说。

但是,这位35岁的洋博士却选择了沈阳,因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在沈阳,这里更能发挥他的专业优势。他踌躇满志,发誓要为祖国经济腾飞的翅膀再添一根羽毛!

师昌绪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吃饭时在看书记笔记,睡觉时身边放着图纸……恨不得天天没有日落。在他的主持下,钢中夹杂物鉴定与形成研究成果,对全国钢质量的控制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出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引进了我国第一台5公斤真空感应炉……他成为当之无愧的高温合金领域开拓者之一。

然而,正当师昌绪在他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高歌猛进时,一场浩劫席卷全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师昌绪被诬蔑为“美蒋特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满身鲜血,连衣服都脱不下!”学生赵惠田每每回忆,至今仍眼含泪水。

但是,师昌绪依旧那么坚定。“做坏事的人代表不了共产党”,这个信念他从未动摇。

肉体上的痛苦没有摧毁师昌绪的意志。后来,他因为渊博的学识被派到一个培训机构工作。教书之余,他收集、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每天3时起床伏案疾书。不到一年时间,他与合作者完成了一部70万字的金属学讲义。

师昌绪的报国之志,从未丝毫减弱。如今,即便年逾九旬,他仍退而不休,每天8点钟离开家,9点到办公室。“天天工作,生活很充实,觉得能对得起国家、民族。”

勇于开拓,一生激情永不磨灭

师昌绪言,“那些创新性不强,只在别人基础上做些锦上添花的工作,没有必要。”

所以,这位“材料之父”的目光,永远瞄准前方。于是,半个多世纪里,几乎每一项由师昌绪研制的成果都在国际或国内处于先进水平、首创位置。也正是他的勇于开拓,才能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为经济与国防建设作出杰出贡献。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研制出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大幅度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这也引发了我国科研人员的争论:我们要不要由生产锻造实心涡轮叶片转为生产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大多数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想要研制出这种被美国严格封锁的技术,希望为零!

对此,1964年10月,时任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总工程师荣科在一次会议上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在一年内研制并提供空心涡轮叶片和新的高温合金,我把自己的脑袋挂在大门口示众。之所以心里这么有底,因为他知道中科院金属所有个师昌绪。

“既然美国已经用上了,我们就一定能做出来。”师昌绪果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真难!他们没有任何的参考资料,用师昌绪自己的话说:“没吃过猪肉,更没见过猪跑!”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由师昌绪挂帅,从金属所的相关研究室挑选了“一百单八将”,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他们采纳了荣科“设计材料制造一体化”的建议,与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厂等合力攻关。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在100毫米长的叶片上均匀做出粗细不等、最小直径只有0.8毫米的9个小孔,谈何容易!他们攻克了型芯定位、造型、浇注、脱芯,以及断芯无损检测等一道道难关,于1965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叶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研制出这种叶片的国家。目前,该项目关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战机发动机的发展中。

后来,荣科发函祝贺,内有一句:“谢谢你们保住了我的人头!”

师昌绪对新事物非常敏感。他凭借惊人的才学,敢想敢做,“只要努力,肯定能做出来,除非你不努力”,这是他的信条。几十年来,师昌绪提出了包套挤压新工艺,并发展出包套轧制、包套锻造等新技术。他还针对我国缺少铬镍资源的现实情况,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铁基合金。在他的倡导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发现通过对磷、硅等微量元素含量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合金元素的偏析。这一发现使铸造高温合金的工作温度提高了20℃至25℃,而之前国际上的每一次理论创新最多也只能把温度提高5℃。1998年,这一成果被国际实用材料创新会议授予“实用材料创新奖”,是12个获奖项目之一。

师昌绪在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人生观定了以后,它就永远不会变,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要使祖国强大!”

师昌绪,用一生苦攻材料科学,而他本身,又何尝不是一块由爱国元素熔炼而成的“大材”。

连日来,各大门户网站几乎每条关于师昌绪的消息后面,都有数百条评论,甚至有“粉丝”建起了他的贴吧。“我最尊敬的人之一”、“你们老辈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网友清一色的赞美声,无不情之深深、言之切切。

爱从何来,敬在何处?

他功绩卓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令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皱眉的“材料”难关;

他无私奉献,曾捐出百万元作为奖励学生的基金;

他宽以待人,甚至对“文革”时伤害过他的人以礼相待;

他鞠躬尽瘁,年过九旬仍四处奔波;

……

而这一切,都缘于最基本的两个字———爱国。只要对国家有利,他甘愿“舍我”。那照亮他人心灵、拨动他人心弦的光辉与魅力皆发于此。

大科学家,如师先生者。

Copyright @ 2011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