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同志是我国高温合金和新型合金钢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材料基础理论、实验研究、生产工艺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和材料研究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到沈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0多年来,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84年调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后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国家图书文献情报中心理事长等职。在2011年1月14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昌绪同志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风范,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为更好地在全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向师昌绪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师昌绪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做人以诚信为本,忍让为先,淡泊名利;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做学问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他将个人的荣辱系于中华民族的振兴,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
学习师昌绪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在开展科研过程中,他深入一线、不畏艰险、独辟蹊径、勇攀高峰。一种新合金从工艺开发到实际应用,要经历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几年的实验周期,他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因此在高温合金、合金钢、金属腐蚀与防护等应用研究,在金属凝固、相变、性能评价等理论研究,乃至在后来的科技战略管理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学习师昌绪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上世纪60年代,根据国家的战略需要,他以大无畏的胆识和责任心,率领科研人员承担完成了我国第一代铸造高温合金空心叶片的研制攻关任务,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成功使用精铸气冷涡轮叶片的国家。他根据我国资源实际开发研制无镍铬耐热、低温钢和铁基高温合金等技术;倡导并参与筹备成立中国工程院;确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学术理念;主持制订国家重大战略研究和学科规划等,表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师昌绪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博大胸怀。他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联合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80多名,这些人大多已经成为我国材料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对各种荣誉,他总是强调工作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虚怀若谷、团结奋进的高尚品德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师昌绪同志的事迹充分反映了伟大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集中展现了当代共产党员和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要向师昌绪同志学习,把开展向师昌绪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当前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紧密联系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要把开展向师昌绪同志学习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同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发展主动权,满怀激情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辽宁日报 2011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