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22-06-09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近一个世纪以来,大批中国学子胸怀变革社会、富强国家的理想,在困境之中仍然不忘科学救国之初心,负笈远航学习先进科学,寻求民族复兴之路。新中国成立之初,包括李薰先生在内的多位海外学者为践行科学报国的理念,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和优渥的工作,满怀爱国热情,经历坎坷和挫折回归祖国,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薰先生于1937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194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获得冶金科学博士学位。他在研究中发现钢中氢导致发裂并找出了钢中除氢的规律,通过多篇论文全面阐述了合金结构钢中裂纹的发生机制,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有关扩散除氢温度范围等工艺参数,被公认为是该研究领域的创始人。 李薰博士毕业照及冶金科学博士学位证书 在英留学期间,李薰先生始终心系祖国,他加入了“中国留英同学会”并担任谢菲尔德分会主席,积极组织、联系、参加各种活动,探讨、提高对祖国形势变化的认识,在鼓励、动员留学人才学成归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包括张沛霖、方柄、张作梅、庄育智、柯俊在内的多位科学家都受李薰先生的感召而归国。 1950-51留英同学会名册(谢菲尔德分会主席为李薰、秘书为方柄,米德兰分会主席为柯俊) 1941年英国剑桥中国留英同学会合影(三排左一)
1943年4月英国伯明翰中国留英同学会合影(四排右二)
1943年7月英国牛津中国留英同学会合影(三排右二) 新中国成立不久,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写信邀请李薰先生回国创建冶金研究所,面对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多位领导升职加薪的挽留,加入英籍的许诺,李薰明确地回答:“我永远是中国人。”
1950年郭沫若致李薰的邀请函 1951年李薰与张沛霖、方柄、张作梅等归国前合影(前排左二) 为更有利于服务新中国钢铁建设,李薰先生选定在东北工业中心城市沈阳创建金属所,他还先后邀请自欧美回归的葛庭燧、何怡贞、师昌绪、郭可信等学者来所工作,大力支持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各自开拓学术领域,做出贡献。 1951年金属研究所在北京筹建时全体合影(后排中) 1953年周恩来总理签署颁发任命书 李薰先生主持金属所工作三十年,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主要面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主战场,同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作为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冶金科技技术方面的召集人,规划出我国冶金事业发展蓝图。李薰先生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金属所逐步形成了崇尚三严(严肃、严密、严格)精神的优良学风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冶金学》手稿 在主持金属所工作之余,李薰先生还积极参加中央、地方各类政务活动,建言献策,承担了很多社会工作。他多次当选全国各级人大代表,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委员、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1953年沈阳市沈河区人大代表当选证书 1954年沈阳市人大代表当选证书 1955年沈阳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当选通知书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1993年起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 1958年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通知书 1961年12月20日,李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到:“十年来,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我认清了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丽最伟大的理想,我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认清了党的事业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事业,为这样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是人生莫大的光荣,也是追求真理的人应有的归宿。” 李薰《入党志愿书》
金属所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报导 1962年参加全国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1975年参加全国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李薰为葛庭燧、师昌绪撰写的入党介绍信手稿 李薰参加历届人大会议提交的部分提案办理情况原稿
2009年感动沈阳60周年劳动功勋奖章 历经百年岁月,以李薰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在不平凡的工作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作为国之重器,民族脊梁,作为新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自强不息、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和丰功伟绩不但永远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褪色,而只会在后世的弘扬与传承中更加地光彩夺目。 |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辽ICP备0500538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