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联系我们  了解金属所
当前栏目:文章 返回专题首页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科学技术
2019-07-19 | 文章来源: 李佳忆          【 】【打印】【关闭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从大到强、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核心的科学技术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是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的发展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建设者,也分享着科学技术的丰硕成果。伟大成就、巨大变化背后的主要推力,是大国重器,核心的科学技术。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路走来,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的国际领先地位,科技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时代的科技大步前进,都是一个时代科技英雄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因而每个时代都会诞生一位或几位典型的代表性人物。在这些“偶像”人物的背后,还有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是他们共同成了新中国的科技辉煌,他们的事迹感动着中国人民。

  俗话说,中国吃饭靠“两平”,一位是邓小平,另一位则是袁隆平。粮食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六十亿,到2030年将可能达到八十亿,同时,每年转作其他用途的土地面积为1000万到3500万公顷,其中有一半来自农田。有人预计,若要满足全世界人口的温饱需求,粮食产量需要增加百分之七十。目前,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中国更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齐格勒估计,目前每公顷稻田可提供二十七人的粮食,到2050年,每公顷稻田必须提供四十三人的口粮才能满足需要。也就是说,水稻的单产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百分之六十。

  袁隆平,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创造了水稻亩产上千公斤的世界纪录,其毕生追求的目标在于如何能够让水稻更高产。已经八十八岁的袁隆平不久前透露,他目前正在攻克杂交水稻的两个难题,一个是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而另外一个则是研发“海水稻”。袁隆平说道“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一生的最大追求。”这些年来,袁隆平院士一直致力于超级杂交水稻,先后实现了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目标。而中国的杂交水稻近几年在国外七个国家大面积推广,如果杂交水稻能推广到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四到五亿人口。科学地说,夺取水稻高产,必须要有良种、良法和良田的配套。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但任务相当艰巨。

  来自国际种业巨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它们的整体实力和集中度非常高。比如美国前十大种业公司就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而中国前十大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只占10%左右,在全球只占0.8%。与此同时,很多国家都开展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国际种业巨头也在纷纷进入水稻领域。如果我们的粮食种子受制于人,将很危险。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中国对种业非常重视,将种业提高到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的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眼下我国已踏上亩产1000公斤第四期超级杂交稻目标攻关的征程。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让亿亩荒滩变粮仓,一直是袁隆平的一大期待。2020年将“海水稻”推广种植一亿亩是袁隆平的小目标。目前,袁隆平正带领研发团队继续攻关“海水稻”,2018年通过第二年的“海水稻”实验,2019年争取拿到国家的审定,就可以大面积向全国进行推广。借助科技进步,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尽管科技实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实事求是地说,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某些方面,还落后于人,受制于人。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最近,美国制裁“华为”,让“华为”陷入了困境。美国的谷歌等公司不再向“华为”提供相关服务。这个事例从反面再次警醒我们: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们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这不是一个战术的问题,而是一个战略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有差距没有关系。差距让人无法“飘飘然”,可以生产危机感、压力感和紧迫感,从而转化为奋斗的动力。增强核心技术的自主能力,需要制度层面的支撑。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过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两弹一星”的奇迹,今天,我们更有条件和信心,掌握和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增强核心技术的自主能力,需要政策层面的突破。对技术创新的企业,应该予以最大力度的税收减免等优惠;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可予以诸如按产出比例分成、入股之类的激励。让创新者有更多的“获得感”,就会激励的更多的人去研发创新。增强核心技术的自主能力,还应该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基础研究默默无闻,长年坐着冷板凳,还常常要面对曲折和失败,又不能马上产生效益和成果。但是,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很难增强核心技术自主能力的。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

  作者:李佳忆(3等奖)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专题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辽ICP备05005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