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联系我们  了解金属所
当前栏目:文章 返回专题首页
回望科研初心路,共圆千秋家国梦
2019-07-22 | 文章来源: 侯宇楠          【 】【打印】【关闭

  55年前,罗布泊上的惊天一吼将中国的历史分为两段。随着原子弹、氢弹、洲际弹道导弹一样样地成功,这块百年来饱受外来侵略,浸透战争苦难的土地,终于挺直了自己的腰杆子。而在这声不屈的呐喊背后,是众多奋斗在科技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中的很多人,舍弃了在西方体面富足的生活,舍弃了香车美宅,舍弃了“上流社会”的身份,只为这片土地能够有资格不再被战火染指。

  他们中的很多人,本可以是世界学术舞台上的明星,却甘愿选择隐姓埋名,离别家人,只为了让这个国家的人民能够与家人安心入眠。

  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为享受花团锦簇,不为拥有名利拥趸,不为考虑个人得失,只为了他们的孩子们也可以享受到这和平稳定的局面。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科技是国之利器,在我国科技战线上,老一代科学家们拥党爱国,砥砺奋进,他们担纲了国家科技发展的大业,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担,他们心怀天下、淡泊名利、敢为人先、默默奉献,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科学的大师,是祖国科技队伍中的楷模与榜样。

  在七十年的岁月里,有一批又一批的科技工作者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为了祖国科研事业,默默无闻,从最初的基础研究积累,到载入史册的重大成果,为祖国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正是他们为今天的中国争取来了研究量子、航天、计算机、AI等各种新科技的空间,他们更为今天的中国人创造了去选择学习生活方式的自由。未来,中国创造将会越来越多地服务全人类!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当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如今的中国第一次以科技创新为发展的主要引擎,第一次从基础研究发力推动研究进程,第一次以自主创新而非引进模仿为主要技术来源。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如今,祖国母亲即将迎来她七十岁的生日,我作为中科院金属所的一名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当代科研人员的奋斗与担当,感受到了老一辈科研精神的继承与延续,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报国”永远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奋斗的动力之源。

  七十年前,中国科学院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成立,尽管那时候国家百废待兴,条件十分艰苦,中科院的科技工作者在老一辈科学家的率领与指导下艰苦创业,在几乎完全空白的基础上,建立相关学科、搭建实验测试、筹措配套设备、培育科技人才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为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今,中科院的科学家在祖国重大科技任务中仍发挥着关键和中坚作用,并作为我国科技界的代表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2018年,中科院排名位列自然指数全球科研机构加权分值(WFC)榜单首位,此前,中科院已连续6年位列自然指数全球第一名。 “嫦娥四号”任务、北斗组网卫星研制发射、体细胞克隆猴、阿尔茨海默症新药、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马约拉纳束缚态、散裂中子源,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中科院又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原创性、引领性、代表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在这些科技创新的背后,又涌现出了王逸平、王焕玉等一批“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当代科研楷模,他们是中国科创奋斗者的一个缩影。

  “人活着为什么,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那就是人生观。我活着为的是中华民族的振兴。”我们的老所长师昌绪先生曾有这样一段感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不会斤斤计较,而是随遇而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中国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继承了科学报国、心怀人民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与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进程当中,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书写奋斗与坚持。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惟其磨砺,才始得玉成。祖国距离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仍有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担当负责,坚持不懈开展科技攻关,破解难题,大胆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而做出新的贡献。在建国建院70周年到来之际,我作为一名中科院的教育工作者,将倾注真情梦想,不断学习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侯宇楠 人事财务研究生教育处党支部(1等奖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专题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辽ICP备05005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