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聚焦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李毅研究员作关于非晶合金发展中的几个典型案例讲座
 
2015-10-28 | 文章来源:研究生部        【 】【打印】【关闭

   1021下午,非平衡金属材料研究部主任李毅研究员在“郭可信”楼310多功能报告厅作了题为“非晶合金发展中的几个典型案例”的报告。

  本场报告是我所“材料研究经典案例系列讲座”的一个专题,该系列讲座始于2008年,目前已举行了五个专题的报告,按计划还将陆续举办近二十个专题的报告,其目的是以材料发展历程中理论突破、技术发明和新材料发现的经典案例为主要内容,讲述这些案例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成果贡献和关键人物,分析其成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期为大家提供学习借鉴的榜样,分享科学研究的乐趣,领悟科学研究的真谛。

  李毅研究员的报告包括:非晶的发现、非晶形成理论、固态相变非晶、块体非晶合金、单质非晶等五部分。李毅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加州理工大学的Duwez教授经过数年的思考与积累,终于利用自制的枪式喷射机通过熔体急冷方法在金-硅合金中发现了非晶薄膜。由于当时的制备条件有限、科研基础薄弱,所得到的非晶合金稳定性较差,李毅研究员还风趣地讲到就是这一还不完善的科研发现仍发在了学术权威期刊《Nature》上,在材料界引起巨大轰动,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到如今非晶磁性材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从那时起相继有研究者在非晶形成理论、非晶合金制备方法以及在多种合金体系中开展研究,直到在Al基合金里寻找准晶的时候,找到大块非晶,才让人们看到非晶在结构材料中应用的可能。最后,李毅研究员为大家简要介绍了2014年报道的钽单质非晶的发现,以及非晶合金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热点和难点等问题,获得了在场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讲座过程中,李毅研究员通过非晶材料的发展史,强调了发明和开发新的制造设备和方法与发现新的合金成份以及新的结构同样重要性。同时也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个人兴趣开始的基础研究(看似无用的金-硅合金),到产生对我们生活具有影响的产品的材料研究和发展的范例。由此看出,基础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性。同时,李毅研究员对比介绍了日本东北大学的Inoue教授研究组和美国Johnson教授研究组在非晶合金研究中的贡献,当时井上教授领导了一个很大的团队在作战,先后在Al La MgZr等多个合金系列中开展工作,先后共发表了6000多篇论文,其中仅2007年就发表了240篇论文。且多数论文发表在日本期刊上,但也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而Johnson教授则在Zr-Be系中找到大块非晶,仅一篇论文就被引用了1893次,在材料领域是极其难得的。由此可见对待热点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策略。

  讲座结束后,李毅研究员还耐心并专业地解答了同学们的诸多提问。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