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媒体聚焦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所务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李薰讲座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忻获麟教授访问金属所
 
2025-09-24 | 文章来源:人事人才部-外事办公室        【 】【打印】【关闭

应金属所邀请,2025年度“李薰讲座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忻获麟教授于9月19日至23日访问金属所并开展学术交流。 

9月19日上午,忻获麟教授为金属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目为“TEM Insights Drive Breakthroughs: Fast-Charging,Zero-Cobalt,Zero-Strain Layered Cath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的学术报告。在报告开始前,所长刘岗代表金属所向忻获麟教授颁发了“李薰讲座奖”奖牌。报告和颁奖仪式由李峰研究员主持。

当前,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由于成本问题和钴元素来源单一带来的风险,所有电动汽车制造商都渴望在电池中彻底摒弃钴元素,因此,开发高能量密度、安全性高且完全无钴的正极材料,兼具经济价值与社会责任。忻获麟教授的报告围绕此问题展开,阐述如何通过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建立一种通用策略。报告得到了与会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热烈响应,大家与忻教授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来访过程中,忻教授还与我所材料显微科学研究部、先进炭及二维材料研究部和材料人工智能研究部等部门相关课题组围绕先进透射电子显微学、能源材料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忻获麟教授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Chancellor's Fellow 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透射电子显微学成像与谱学理论、电子层析三维成像、人工智能透射电镜、锂电池材料、金属催化材料等。忻教授以其在先进材料表征技术和高性能电池材料开发方面的工作而闻名,他是AI for TEM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引领了人工智能在TEM三维成像和超分辨成像领域的发展;开创性地提出了对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普适性的高熵掺杂技术,解决了插层材料的应变问题,为下一代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忻教授是美国电子显微学会会士,ACS Nano副主编。曾获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的杰青奖(Outstanding Early-Career Investigator Award),Microscopy Society of America 的伯顿奖章(Burton Medal),美国能源部杰青奖(DOE Early Career Award),全球30 Climate Action 英杰奖,Intel 2024年度杰出研究者奖等。目前,忻教授在材料与电子显微学领域发表学术论文逾300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及子刊发表论文43篇(其中18篇作为通讯发表)。H因子100,论文总引用逾42000次。


所长刘岗代表金属所向忻获麟教授颁发 “李薰讲座奖”奖牌


忻获麟教授作报告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